發布會現場 人民網記者王玉興攝
人民網鄭州2月27日電(記者王玉興)記者27日上午從河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河南省“實事惠民生 聚力謀出彩”系列第七場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,2023年,全省新改建農村公路9263公里,建制村村級寄遞物流服務站覆蓋率達到78%,新改建改造配電變壓器5008臺,改建10千伏及以下線路6384千米,各項工作任務的圓滿完成,為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。
河南省委、省政府高度重視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工作,統籌推進和美村莊、美麗村莊、潔美村莊建設。省交通運輸廳、省郵政管理局、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深入貫徹省委、省政府決策部署,持續推動工作重點進一步向農村傾斜,加快農村地區路、郵、電等基礎設施建設。
2023年,全省新改建農村公路9263公里,完成年度目標的185%;建制村村級寄遞物流服務站覆蓋率達到78%,超年度目標3個百分點,“四好農村路”高質量發展交通強國試點任務順利通過交通運輸部考評驗收。新改建改造配電變壓器5008臺、10千伏及以下線路6384千米,分別完成年度目標的100.2%、127.7%。各項工作任務的圓滿完成,為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。
河南以“四好農村路”高質量發展交通強國建設試點為抓手,扎實推進農村公路建設,加快農村公路提檔提質、旅游公路建設、安防精細化提升、危舊橋梁消危等行動。全年完成投資150.6億元,實施安防工程4687公里,改造危橋926座。
X070公路盧氏縣城至峰云段 河南省交通運輸廳供圖
新增公交化運營建制村1077個,建制村公交化運營占比達到58%,提前4年完成交通運輸部下達55%的目標任務。同時,出臺農村客運運營服務評估辦法,加大對農村客運通村監測,開展服務質量評價,實行評價結果和補助資金掛鉤,確保農村客運開的通、留的住、可持續。
設立4萬多名路長,建立覆蓋全省的縣鄉村三級路長組織體系。持續開展農村公路技術狀況檢測評定,自動化檢測里程覆蓋全省78%的農村公路。自動化檢測技術的成果和應用被交通運輸部、財政部列為典型案例進行全國交流。
堅持以示范創建為載體,著力打造“四好農村路”高質量發展“河南樣板”。全省“四好農村路”省級示范縣69個,國家級示范縣23個,數量居全國第一方陣。魯山縣環湖路獲評全國“十大最美農村路”,成為我省第三條獲此殊榮的農村公路。蘭考、浚縣、郟縣成功創建全國第二批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范縣,已命名5個示范縣,數量全國第一。
河南著力完善農村寄遞物流基礎設施布局,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節點體系更加完備、縣域寄遞物流服務能力顯著增強,暢通了農產品出村進城、消費品下鄉進村的“最先和最后一公里”。
積極引導和鼓勵市場主體開展郵快合作、駐村設點、直投進村,與農商產業聯盟等農村市場主體,合作共建寄遞共配中心和村級服務站點;采取市場化運作方式,與供銷、電商等關聯行業,共建共享農村末端配送網絡。
將原有客運、郵政(快遞)等場站升級改造為鄉鎮運輸服務站,積極探索“城鄉客運+郵政快遞”的客貨郵深度融合模式。開通交郵聯運合作線路215條,客車日均代運郵件10萬件;全省鄉鎮運輸服務站235個,復用交郵站點1838個,郵快合作覆蓋率達到86.16%。夏邑、魯山等4個縣入選全國第四批農村物流服務品牌。
主動對接家庭農場、農民合作社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,提供專業化供應鏈寄遞服務,推動“互聯網+”農產品出村進城。積極創建“寄遞+”現代農業金銀銅牌項目、農村電商快遞協同發展示范區,推動農村寄遞物流與農村電商融合發展,業務量達2.84億件、收入13.62億元,帶動農業總產值超70.11億元。
河南堅持早謀劃、早安排、早啟動、早見效的原則,多措并舉、齊心協力,提前3個月完成配電變壓器和輸電線路的新建改造任務。電網民生實事工程完成投資約20億元,建成10千伏及以下電網項目3504個。